青海东大肛肠医院:便血的出现,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信号灯
看得见的:黑便
除滴在大便表面的血液之外,便血最常见的形式是黑便。大便黑色像铺马路用的柏油一样时,提示消化道出血位置较高,一般在上消化道。常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多伴有周期性胃脘部疼痛、烧心、食欲不好,或饭前、饭后疼痛加重。
看不见的:潜血
潜血是失血量过小或血液已被分解而无法肉眼辨别的便血,必须通过“大便潜血实验”才能发现,但潜血不代表出血量少,一些上消化道(比如胃、胆道)大出血的病人,虽然出血量很多,但血液在从食道到肛门这个长途旅程中已经被消化液分解成各种碎片了,只有通过潜血实验才能找到它的蛛丝马迹。
便血来源“三段式”
便血往往只是消化道出血,特别是下消化道(自小肠上段至肛门)出血的表现,便血的背后还隐藏着某种疾病,在我们的下消化道中一般都是分三段出没的。
1. 肛门段:
1)痔疮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俗话有云“十男十痔、十女九痔”,痔疮常引起大便表面和卫生纸上小量鲜红色血液,这种出血一般由于硬的大便勉强通过肛门,损伤痔疮充血的小静脉所致,出血量不多,往往只有几滴,以不痛居多。
2)肛裂和肛瘘是肛周另外两个较常见的疾病,可出现便后小量滴血,一般都会伴有便时或便后较剧烈的疼痛,肛瘘还可见肛门周围有反复的流脓口,周围红肿,热痛。要强调的是,有肛门疾病时并不能排除其他原因的便血,还是需要做些检查予以排查。
2. 结直肠段:
结直肠就是老百姓平时说的“大肠”,是癌症高发的一个部位。结直肠癌是便血的常见病因,国外统计约占便血就诊病例的30%~50%,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1)大肠癌除便血外,还可有下腹痛、拉肚子、便秘、大便变细、便中带鼻涕样粘液、里急后重等症状,到了晚期病人还可以出现消瘦或苍白、头晕等贫血表现。
2)肠息肉病也是便血的常见原因,特别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肠息肉的出血量一般不大,常常是少量的血液附在粪便的表面,没有其他症状。肠息肉大部分在内镜下电切除即可,不用住院和手术。
3)结肠血管发育不良,又称结肠血管扩张,是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或慢性便血的常见原因,只是偶尔小量便血一般不用特殊处理,出血量大就需要内镜下止血治疗了。
4)急慢性肠炎也是便血的一个常见原因。慢性结肠炎的患者还常有拉肚子、肚子痛等不适,身体情况一般都比较差,消瘦,长期低热等,部分还可出现抑郁等精神症状。急性肠炎如痢疾、阿米巴病等,一般都是饮食不洁导致的,也可出现便血,还伴有明显的腹泻。
3. 小肠段
小肠可以说是人体最长的器官了,大约有4、5米长。不少便血来源于小肠,最常见的是小肠肿瘤,恶性略少于良性,约占整个肠道肿瘤的2.5%。出血常是小肠肿瘤的首发和唯一症状,老年人小肠肿瘤合并出血,要警惕恶性的可能。
识别便血“三板斧”
1. 肛门指检。
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要数肛门指检。不要小看了这“一指神功”,可以说距肛门8-10厘米以内的直肠都是它的“管辖范围”,单靠它,80%的直肠癌可以获得诊断;各种常见的疾病,如痔疮、肛裂,直肠息肉,低位直肠癌等,也可“一摸便知”。
2.肛门镜。
肛门镜,也是肛肠科必备的 “侦查武器”。检查时医生将镜子涂上润滑油,缓缓自肛门插入直肠后,将内芯取出,外套管逐渐往外退出,在聚光灯照射下直视直肠、肛管粘膜的情况。“一指神功”依靠的是触觉,而它依靠的是视觉,两者刚好形成互补,是检查内痔、肛裂、直肠息肉、癌等的重要手段。
3. 消化内镜胃肠镜。
消化内镜胃肠镜,外形有点像武侠小说常见的武器“鞭子”,检查时,在医生的操作下胃肠镜犹如长着眼睛的鞭子,像蛇一样蜿蜒地进入胃肠道,将所看到的高清晰的图像实时地展示在显示器上,供医生观察。胃肠镜对于小量到中等量便血病人的诊断很有价值。
胃肠镜的强大还在于它除了可“侦察”疾病外,还具有“现场办案”的能力,可内镜下直接止血,方法有电凝固、止血药喷洒、硬化剂量注射、小血管钛夹止血等。对乙肠息肉等,还可内镜下直接切除。
便血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发现时既不应该紧张慌乱,也不应该放松警惕,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医生的“三板斧”检查,找出那个病因,得到有针对性的治疗,获得良好的疗效。
青海东大肛肠医院提醒:看完这些内容,如果还没有解决你的疑问与困惑,可>>点击免费咨询,或在微信 >>搜一搜 搜索【青海东大肛肠医院预约挂号中心】或青海东大肛肠医院小程序对您的疑问进行挂号咨询。
